中國經濟的下半場——
品牌創新與新財富革命
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
◆放大品牌和資本的力量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實現IPO。
◆品牌競爭力已成為國家競爭戰略。
◆中國經濟的人口紅利、土地紅利、環境紅利、人民幣紅利逐漸消失。
◆中國經濟下半場,將經歷從制造優勢到品牌優勢、從大眾到小眾、從普及到精致、從產品到服務、從炫耀型到情感關系、從品類殺手到全系品牌的轉變。
◆區塊鏈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技術革命。
◆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三體合一:產業鏈整合,企業命運共同體。
我們剛剛舉行完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可以說,我國經濟已經開始進入了下一個四十年,我稱之為“中國經濟的下半場”。上半場可以說是成績斐然,但下半場會面臨重新洗牌的問題,也面臨很多危機。如何在危機和挑戰中進一步發展,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重點思考。
今年我們將迎來“5G元年”。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位居全球第一,達到了13億,但在5G時代,有人預言這個數字會呈幾何式增長,不是說我國會有這么多人,而是未來的5G時代,汽車、家居、家具等都會智能聯網,都會成為一名“用戶”。很多人都已憧憬,未來的5G時代就可以不用考駕照,自己駕車了,因為你坐上車告訴汽車去哪兒,它就去哪兒。這就是互聯網的下半場。
我們為什么要推出國家品牌計劃?黨中央到國務院一直都很重視品牌建設,2014年習總書記提出了三個轉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轉變是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記得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一次全球品牌競爭力論壇上,我發表了主旨演講,表明衡量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強弱,就是要看你的品牌戰略是不是國家戰略。
多年來,我們作了很多探索和實踐,目前我國品牌和老字號的數量已經有了好的積累。但具體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明顯要高出其他地區一籌,比如地級市青島的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就已遠遠超過了甘肅一省。但這只能說,在上半場,這些地區坐著“中國經濟奇跡”的高速列車,實現了品牌建設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而現在我們開始面臨轉型——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僅就品牌建設來看,下半場的比賽,才剛剛開始。
以前,我國經濟建設都講“三駕馬車”,后來又提出了“四大紅利”。一是人口紅利,但現在來看人們似乎不愿意多生了,所以,人口紅利優勢已然消失。此外,土地紅利、環境紅利、人民幣紅利也在不斷地變化中,逐漸喪失了優勢,這就讓我們的企業開始倍感壓力。但無論如何,下半場一定要來,危機也不是一個人面臨的危機,而且我認為,在中國經濟下半場,我們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第一,從制造優勢到品牌優勢。以前我們是世界上的制造業大國,全球200多種的工業品我們都是排第一的,這就是非常好的發展基礎。
第二,從大眾制造到小眾制造?,F在很多小眾產品,吸引著年輕人的注意力,而且隨著物流成本的降低,企業的地理位置也不再重要,也就是說,之前困擾甘肅企業的所謂地理位置劣勢,也將不再是大問題。
第三,從炫耀到情感關系。過去講定位,說格力是空調、海爾是洗衣機等等,但這個定位定“死”了很多企業。而現在講“全系品牌”,我們看小米,它不僅僅賣手機,還賣電飯煲、智能門鎖、充電寶……甚至小米如果賣小米的話,我覺得甘肅企業的品牌小米也不一定賣過人家,這就是品牌的情感,未來注定屬于“全系品牌”。
第四,從產品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最好的案例叫作IBM。IBM以前是賣筆記本電腦的,后來在本世紀初,IBM意識到制造優勢不是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他們很聰明地甩包袱,轉型成為一家咨詢公司,賣什么?就賣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這就非常可怕。
在此,我先小結一下怎么做品牌:就是戰略神圣化、品牌故事化、產品神秘化、營銷組織化、傳播社會化、企業家IP化。
一是戰略神圣化,一個企業一定要記住,賣什么不吆喝什么。賣牛奶的說為了每一個中國人身心健康;賣挖掘機說品質改變世界,一定要有宏大的目標;二是品牌故事化,習總書記說要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品牌的背后就是中國的故事;三是產品神秘化,就像敦煌這兩個字給人的品牌聯想就是神秘,還有莫高窟、千佛洞,以及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這都是產品神秘化的體現;四是企業家IP化,就是讓企業家變成一個品牌形象,萬科的王石、格力的董明珠、阿里巴巴的馬云都屬于這個范疇。
#p#分頁標題#e#當然,我們必須要強調,品牌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已然來臨,那就是“品牌年輕化”。今年是一個關鍵年份,2000年出生的“千禧一代”都已進入成年,雖然目前80后人口2.28億、90后人口1.74億、00后人口1.47億,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但這個市場卻非常的大。以抖音為例,全球活躍用戶超過5億,日播放量超過10億,它的用戶年齡段大多屬“00后”。
西藏某位企業家2006年找到我,說青藏鐵路要通車了,之前搞汽車運輸現在沒事做了,怎么辦?我反問他為什么不賣水,我國75%的水資源都在青藏高原,但過去拉不出來,運輸存在問題,現在交通便利了,這就不是問題了。他聽了我的,回去就把喜馬拉雅北坡所有的水源簽了50年合同,拿到水源后我們起了個名字,叫作珠峰冰川,寓意為世界之巔、圣水之源,馬上還要推出6100,就是海拔6000米以上的水,現在,這家企業的水比依云水賣得還貴。其他如加多寶賣昆侖山水、褚時建賣褚橙、蒙牛賣特侖蘇等,背后都有“品牌故事”作支撐。
接下來,再給大家說說品牌再造。建國之初,我國將近有一萬個老字號,現在連10%都不到了。就像某個紹興的黃酒企業,賣了百十年的黃酒,現在卻不好賣了,怎么辦?為此,我們給它重新定位,邀請了扮演過很多次皇帝的某位著名演員做廣告,這就有了“英雄識美酒,煮酒論英雄,數風流人物,品古越龍山,正宗紹興花雕,千年滋養美酒”的大火,一下子這個品牌就又重煥生機。
當然,很多品牌的故事也不是瞎編出來的,是有事實依據的。我們曾推廣過一個賣得最貴的酒——女兒紅。當時我發現紹興人家中生了女孩后,就要在院子里埋一壇酒。過去,只有在這個女孩子18歲嫁人時才拿出來大宴賓客,所以我們醞釀出了一句廣告語叫作“蘊藏18年,只為這一天”,這個也叫作情感訴求。
最后要說的是,這次受邀參加甘肅日報社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9甘肅品牌論壇”,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推廣甘肅的品牌,令我非常榮幸。這是甘肅品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一個地區品牌經濟搞得好,它的經濟就一定能有長遠的發展。蘭州是我國陸地版圖的幾何中心,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我更希望蘭州乃至甘肅,在品牌建設的強力支撐下,未來除了在我們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外,也能在中國品牌經濟發展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更希望我們甘肅的企業家,能夠深刻理解經濟轉型,能夠在下一個四十年趕上一個新的潮頭,上半場比賽雖然結束了,但上半場的結果不影響全局,下半場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