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新能源發電運營將迎來估值重估。
發電運營增長最為確定,但業績和估值此前均被壓制。發電運營業務通過持有新能源發電資產發電售電獲取收益,其裝機量增長和盈利水平都可以預期,是一種確定穩健增長的資產。但由于棄風(光)限電的出現,導致部分電量無法上網獲取收益,致使發電運營資產盈利情況低于預期;同時由于新能源發電對于補貼較為依賴,補貼的拖欠導致發電運營資產現金流不達預期,對后續裝機增長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壓制了估值水平。
兩大壓制因素邊際好轉,或迎戴維斯雙擊。限電改善和補貼拖欠這兩大壓制因素都出現邊際好轉。限電主要是由于電源端與負荷端不匹配而產生,補貼拖欠則是由于可再生能源附加無法足額征收產生。通過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特高壓提效、直接電力交易、煤改電等手段,棄風(光)限電已經出現了趨勢性好轉,并有望得到持續解決;補貼拖欠主要是由自備電廠欠繳可再生能源附加導致,我們預計能源局有計劃追繳欠繳資金,將會大大改善補貼拖欠情況。兩大壓制因素均出現了邊際好轉,發電運營資產有望價值重估,或迎來戴維斯雙擊。
風電運營業績改善空間大,光伏運營現金流改善更為受益。尋找受益邊際改善的運營標的需要從業績和現金流角度入手。從業績改善空間來看,由于棄風限電率高于棄光限電率,根據能源局的目標,棄風限電率和棄光限電率均要在2020年下降到5%左右,因此從棄風(光)限電帶來的業績改善角度看,風電運營業績改善空間更大。從現金流角度看,由于是補貼拖欠導致的現金流問題,通過計算實際補貼強度可知,光伏運營的補貼強度0.4元/kWh高于風電運營的補貼強度0.2元/kWh,因此追繳補貼對光伏運營的現金流改善更為顯著。
推薦標的。金風科技、太陽能、節能風電
受益標的。北控清潔能源、協鑫新能源、大唐新能源、華能新能源、龍源電力
催化劑。配額制政策、追繳自備電池欠繳補貼等政策落地。
風險提示。借款利率大幅上行帶來財務費用超預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