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月13日從省教育廳獲悉,省委、省政府近期出臺公布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將逐步增加高校師范生招生計劃,支持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期服務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范專業,重點為鄉村學校培養學有專長、勝任多學科教學的小學全科教師、“一專多能”的初中短缺學科教師和幼兒園教師。
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
辦教師教育學院
意見明確,我省將進一步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建設教師教育學院,著力培育一批省級特色和緊缺師范專業。師范院校堅持以師范教育為主業,改進和完善師范教育課程體系,師范類專業要逐步達到60%的比例。繼續實施每位中小學教師每5年不少于360學時的全員培訓計劃。啟動新一輪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實行教師定期注冊制度
擴大學校用人自主權
同時,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盡快完成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核定,嚴格依標配足配齊幼兒園教職工。嚴把教師入口質量關,實行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完善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和符合行業特點的招聘辦法。加大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和學前教育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
積極實施中央特崗計劃,不斷擴大實施范圍和規模,鼓勵優秀特崗教師攻讀教育碩士和教育博士學位。進一步擴大學校用人自主權,暢通高層次人才招聘渠道。嚴禁擠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有編不補”和長期聘用代課人員。建立城鎮學校與鄉村學校結對幫扶制度,擴大優秀教師專項支教計劃和“三區”人才專項行動計劃,推動實施銀齡講學計劃。嚴控城市學校私自聘用農村及薄弱地區優秀骨干教師,引導人才有序流動。
2020年中小學教師
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
逐步下放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權限,由設區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評審。優化教師崗位設置結構,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把師德修養、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主要條件。對長期在農村和艱苦貧困地區工作的教師予以適當傾斜。確保到2020年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師德師風存在嚴重問題
將被清除
意見明確,將每年9月作為“師德師風宣傳月”,細化優秀教師表彰獎勵辦法,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出臺教師失德處罰實施細則,構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多方參與的師德獎懲與監督體系。
對于在政治思想、社會公德、生活品德、學術道德等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嚴格實行“一票否決”,依法依規撤銷教師資格,解除教師職務,清除出教師隊伍;對不能勝任正常教育教學或教師資格定期注冊不合格的教師,調整到其他非教學崗位。
鼓勵教師到農村基層任教
鼓勵教師到農村基層任教,對在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對全省農村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在職鄉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授予“陜西省鄉村教師突出貢獻獎”,每兩年組織一次申報評選,每次獎勵500人,每人獎勵1萬元。獲得“陜西省鄉村教師突出貢獻獎”可優先推薦參加“三秦最美鄉村教師”的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