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城市居民來說,能夠走進寬敞的農家庭院,品味純樸的鄉村風情,享受快樂的農家生活,自然輕松愜意。
近年來,鄉村旅游已成為太原市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優越的區位優勢,較好的農業產業基礎,與歷史文化旅游形成互補,并以其特色鮮明、參與性強、差異性顯著的特點,逐步成為太原市建設休閑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有力支撐,它與人文旅游、都市旅游、山水旅游、工業特色旅游等共同構筑了全域旅游產品格局。
遍地開花結碩果
近年來,太原市鄉村旅游發展生機勃勃,形成了較強吸附能力的客源市場,構成了新型特色旅游形態,鄉村旅游發展正逢其時。太原市在不斷推動鄉村旅游發展進程中,注重抓好市場營銷及市級農業旅游點標準化建設,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了鄉村旅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為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太原市各縣(市、區)從景點、住宿、風味小吃、民俗風情、交通路線、縣城全貌、鄉村客棧等確定發展目標,通過招商把旅游業做大規模、做優結構、做強特色、做響品牌,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帶動群眾致富的富民產業。
各縣(市、區)一年四季都有主題活動,如在回村踏青、回村采摘、回村避暑、回村尋秋、農民豐收節、回村過年等系列活動基礎上,再舉辦和策劃一批新的休閑農業節慶活動,形成“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處處有亮點、人人有回味”的氛圍。
鄉村振興唱“主角”
太原市鄉村旅游通過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緊密結合,以大旅游促進大脫貧,實現大發展,把扶貧當“主業”,讓旅游唱“主角”,為鄉村振興打基礎,為縣域發展引動力,為鞏固脫貧提成效。
數據顯示,鄉村旅游給太原市農村帶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增加了農村的經濟實力和農民的收入,具有獨特的產業功能和很強的關聯帶動作用。
據測算,一個年接待10萬人次的鄉村旅游景點,可直接或間接安置300名農民就業,為1000個家庭增加收入。發展鄉村旅游,促進了各種資源、資本和要素向農村、農民和農業傾斜,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隨著城市居民需求的不斷擴大,鄉村旅游已煥發出勃勃生機。據了解,太原市農業旅游點接待游客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是“十二五”初期的4倍,鄉村旅游發展成效明顯。
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美麗的自然風光是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基礎。如今在太原,沒有千篇一律的村莊,只有各顯神通的天地。太原市正用對鄉土不變的情懷和無窮無盡的創造力,讓這方山水走出深閨、面向大眾,孕育出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希望。
鄉村游特色凸顯
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提出的目標任務,太原市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太原市旅游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為統領,充分發揮全市鄉村旅游資源優勢,建立農業旅游發展長效機制,加快構建鄉村旅游產業體系步伐,極大地提高鄉村旅游建設效益,提高鄉村旅游產品格調與品位,形成鄉村旅游特色,確保鄉村旅游發展的生命力與吸引力,為廣大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適、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宿設施,進一步營造良好的鄉村旅游生態環境。
為此,太原市更多地注重鄉村休閑產品、康體健身產品、度假營地等旅游新業態產品,從而推進鄉村旅游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閑、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群布局的發展。加大深度挖掘鄉村文化內涵,突出鄉村生活生產生態特點,結合農業現代產業園主題建設,“以點帶面”樹立標桿,精心打造3至5個特色鮮明的旅游景點。
太原市鄉村旅游協會會長表示:“我們要把單打獨斗的鄉村旅游企業組織起來,聯合開發旅游市場活動,獲取‘聯合開發’帶來的市場紅利,讓太原的生態資源變現為財富,滿足國民休閑回歸鄉村、回歸生態的新需求,塑造太原生態休閑和鄉村旅游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