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出爐!昨日,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去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640.8億元,同比增長7.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速1.3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
2018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出爐!昨日,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全市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去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640.8億元,同比增長7.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速1.3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
“三產超二產”格局更加穩固
去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2.4億元,同比增長3.9%。全市糧食總產量突破250萬噸,達到250.5萬噸,同比增長11.3%,成為歷史最大豐收年。
去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于全省增速0.9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39個大類行業中有30個保持同比增長。去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3%,高于全省增速9.3個百分點。
“三產超二產”格局更加穩固。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50%,達到50.3%,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撐起全市經濟半壁江山;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2.6%,高于第二產業8.1個百分點。
新動能、新產業持續壯大。從工業看,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高成長性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和10.1%,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9.1%和48.6%。
從服務業看,去年前11個月,科技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8%、14.4%和65.6%,分別高于規模以上服務業2.3個百分點、2.9個百分點和54.1個百分點。
從新業態看,去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6.7%,高于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速4.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081萬件,同比增長45.4%。
投資消費平穩,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去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0%,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增速1.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5.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7.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7%。分領域看,民間投資增長5.5%;工業投資增長7.0%,其中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增長23.1%;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5.5%,比上年同期提高16.3個百分點。
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4.9億元,同比增長10.3%,與全省增速持平。
去年全市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140億元,達到143.7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長7.9%。
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2.7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稅收收入229.4億元,同比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7.6億元,同比增長8.8%。
去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1.89萬人,達到年度目標的118.9%。
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82元,同比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35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增長9.0%。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去年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82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05.5億元,同比增長9.5%;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07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98.2億元,同比增長17.2%。
經濟發展質量提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持續顯效。去年順利完成30萬噸煤炭去產能任務。全年全市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業、衛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7.0%、72.7%、22.6%和38.4%。
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不斷提升。從企業效益看,去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5.3%,企業效益總體上升。從財政收入看,去年全年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6.9%,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
從節能降耗看,去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同比下降3.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0.47%,降幅分別高于全省水平1.9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
從環境質量來看,去年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181天,同比增加13天,PM2.5、PM10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4.5%和11.1%。
去年全市GDP同比增長7.9%
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速1.3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增加值237.1億元,同比增長3.6%,占GDP比重為5.1%
第二產業
增加值2067.6億元,同比增長7.3%,占GDP比重為44.6%
第三產業
增加值2336.1億元,同比增長9.0%,占GDP比重為50.3%
(洛陽日報記者 李冰 通訊員 黑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