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景區位于河北省淶源縣,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是國家5A級景區。
2014年9月底對外開放,此后便成為京津冀地區的熱門景區。景區主打自駕游,來自河北、北京、天津等周邊地區的游客特別多,還有其他地區的游客慕名而來。景區經營四年多,收入是從最初的32萬元增長到1.5億。白石山景區總經理畢東林表示,景區游客和收入高速增長的秘訣是,借鑒了爆款景區的運營思維,大量吸引游客,產生口碑聯動營銷。
據了解,白石山山體遍布白色大理石,核心的大理巖峰林處于原始自然狀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植物種類繁多,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12%。植被多呈垂直分布,森林面積2.8萬畝。有大面積觀賞價值極高的純紅樺林,被譽為白石山秋色中的紅地毯,受廣大游客喜愛。
白石山景區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全國獨一無二的白色大理石峰林地貌,并且形成億萬年,景區內完善的設施、豐富的地質特色讓聯合國專家為之點贊,被稱東方大地上不可以復制的唯一可以以顏色視人的山岳奇觀。
第二,地理位置位于太行山最北,擁有神奇、神秘的話語權,獨特的氣候特點,北山南象、佛光云海、白石晴云、風云際會等,另外還具有獨特的奇峰特點,白石山十二美景中有六大美景是奇峰,觀賞性讓人贊嘆。
結合這些自然特點,景區主打國內唯一雙層玻璃棧道和山間咖啡廳兩個點帶動游客的口碑傳播。白石山景區的玻璃棧道是國內最長最寬懸空玻璃棧道,全長95米左右、寬2米、海拔最高達1900米,為混凝土框架結構,3.2厘米厚的雙層夾膠玻璃與不銹鋼龍骨架巧妙結合,每平方米承重達1000公斤,為游客游覽風光帶來別樣體驗的同時保障安全。
眾多游客慕名而來,旅游旺季景區日均接待量達3萬人次。畢東林介紹說,在白石山宣傳前期,景區打造了“小黃山”的概念,是景區宣傳初期的一種比喻,為了讓大眾記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實際上,在畢東林看來,白石山被游客稱之為小黃山是低估了他本身的旅游價值,因為白石山有黃山沒有的很多獨特的特點。這幾年開始,景區在宣傳上進行了改善,開始展現自身特點,去小黃山概念,做大白石山概念,讓白石山成為真正意義上國內知名的山岳,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在景區運營過程中,畢東林深刻認識到,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在淶源當地還有很多珍貴的旅游資源,這些旅游景區與白石山構成了當地旅游的金字招牌,白石山景區不斷加強與淶源當地其他知名景區的合作,讓白石山擁有更好的旅游生態圈,實現淶源旅游產業共贏。
比如,淶源著名的景區十瀑峽是當地的一處瀑布景觀,剛好彌補白石山以山石為主,到白石山旅游的人一般都會去十瀑峽看看,白石山與兄弟景區十瀑峽都有聯票套餐,實現旅游產業共贏。溫泉以及七山滑雪場,讓冬季到白石山的游客得到更多享受。
同時,太行山、榮烏高速的通車也給白石山景區帶來重大利好,通車之后,保定到景區的車程由兩個小時縮短至一個小時。同時,雄安新區的成立給雄安周邊的旅游資源帶來了絕佳的利好。畢東林表示,如何借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東風,發展壯大自己的旅游業,就成為周邊區域政府和景區領導不得不重點考慮的戰略性問題。
畢東林表示,景區想要持續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是提高旅游產業的辨識度,贏得游客、深化服務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