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本 多方發力
中廣核2018年營收、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謝文川
1月14日,中國廣核集團在北京和深圳同步召開2019年度新聞發布會,向社會披露集團一年來的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管理創新、科技創新等情況。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表示,2018年,中廣核保持了連續多年兩位數增長的良好勢頭。截至2018年底,總資產達到6750億元,在運清潔電力裝機容量5127萬千瓦,上網電量2317.3億千瓦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主要經營業績連續第9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把清潔與安全作為增收手段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重點盈利企業和重點增利企業,中廣核綜合業績保持在央企第一方陣,連續第5年獲得國務院國資委A級評價。
2018年,隨著陽江核電5號機組和臺山核電1號機組投入商運,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達到22臺,裝機容量2430.6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6臺,裝機容量743萬千瓦。其中,“十年磨一劍”的臺山核電項目,在中法雙方的緊密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克服各種挑戰和困難,實現一號機組投產,成為“EPR全球首堆”,將為全球EPR機組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2018年,青海德令哈光熱項目成為國內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電站,在儲能、調峰方面的示范作用明顯。
2018年,新能源實現長足發展,境內新增在運規模超過300萬千瓦,累計在運超過1730萬千瓦。境外新增167萬千瓦,在運在建總裝機容量達1388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
2018年,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已開始核島筏基澆筑,中廣核批量投入骨干力量,與法國電力集團共同確保了投資、進度總體可控。同時距英國萬里之外的馬來西亞馬六甲224萬千瓦氣電項目正式開工,進展順利。
除清潔能源產業外,中廣核牢牢把握清潔低碳、綠色環保以及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將生物天然氣、危廢治理和自動化業務作為新業務拓展重點,加大孵化力度,取得積極進展。生物天然氣業務開始發力,完成以華北、東北為重點的區域市場布局,實現5個新項目落地。以自主技術為牽引,成立環科公司孵化危廢治理業務,江蘇無錫等離子危廢處置示范項目開工,湖北黃石項目落地,總產能達到每年24萬噸,進入行業第一梯隊。成立環保產業公司,積極開拓供水和水環境治理業務,2018年水務日處理量達到100萬噸。
作為核電企業,安全始終是社會公眾最為關心的話題。黃曉飛表示,2018年,中廣核投產3年以上的成熟機組,73.5%的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指標,達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新機組78.3%的WANO指標達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進水平,WANO在多次回訪中給予高度評價。嶺澳1號機組已連續安全運行超過4600天,繼續保持同類機組世界紀錄。
7000人科研團隊成為發展加速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中廣核發展之基。中廣核科技管理部總經理楊曉峰介紹,中廣核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近十年來,每年的科研投入占營業收入的5%左右。近三年,累計科研投入接近100億元,并先后建立了國家級、集團級和公司級三級研發體系和全球創新聯盟,目前已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7個國家能源研發中心。截至2018年,中廣核科研人員數量達到700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
在此基礎上,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廣核組織實施了5大戰略專項和13類尖峰計劃項目。5大戰略專項服務中長期核心戰略需求,引領未來發展,包括華龍系列、先進燃料組件、先進核能系統和智能核電等。13個尖峰計劃領域目的是解決工程生產中的共性、關鍵問題,支撐集團運營和工程業績持續創優及非核業務發展,包括核安全與運營業績提升、核電工程能力提升等。
近年來,中廣核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并出口至英國,推出中國首個核電站“神經中樞”———數字儀控平臺“和睦系統”,完成自主先進核燃料組件、離子體處理固廢技術研發,在全球首創電子束處理污水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并在先進核反應堆、事故容錯燃料等前沿領域積極布局。
在核能多遠應用方面,2018年,電子加速器輻照處理工業廢水進入示范應用,正在廣東江門建設目前同類技術全球最大單體項目,處理能力每天超過3萬噸。在新疆建設中國首個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工程示范項目,開辟了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的新途徑。
四項國企改革試點同步進行
#p#分頁標題#e#得益于在改革經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2018年,中廣核先后被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單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和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3家成員公司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中廣核深改辦主任、戰略計劃部總經理方春法表示,中廣核是唯一一家同時獲得四項改革試點的中央企業。
方春法表示,中廣核將以落實四項改革試點為突破口,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作為、大膽突破,努力開創集團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局面。關于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中廣核一直以來追求的戰略目標。“我們將按照國資委‘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的標準要求,努力將集團發展成為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引領全球核電行業技術發展、在全球核電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成為各項經營指標領先的企業;成為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履行社會責任、擁有行業內全球知名品牌的企業。”
關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方春法表示這是一項綜合性強、覆蓋面廣的改革試點,中廣核將按照服務國家戰略需要、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總體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舉措,在組織框架、運營模式和經營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關于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方春法表示主要是聚焦董事會建設,落實兩個“一以貫之”的要求。“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思考需要國資委授權放權的事項,梳理清楚國資委與集團公司之間的權責關系,完善集團公司章程和配套政策制度。”方春法表示,2018年集團已經建立了外部董事儲備庫,接下來準備用1~2年時間,實現成員公司外部董事全覆蓋,發揮他們在專業性、獨立性方面的優勢。
關于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方春法表示主要是在央企二級成員公司層面打造一批改革尖兵,發揮突破帶動作用,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責任編輯:李梁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附件:
【稿件聲明】凡來源出自中國電力新聞網的稿件,版權均歸中國電力新聞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想了解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