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類APP發展與規范”座談會在京舉辦 發布學習類APP行業自律倡議
光明網訊( 叢芳瑤)1月5日下午,由光明網主辦,以“學習類APP發展與規范”為主題的“互聯網+教育”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一起教育科技等企業共同發布了學習類APP行業自律倡議,倡導建設高效、健康、有價值的“互聯網+教育”行業,做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湯敏、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中央電教館原館長王珠珠、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裝備與信息化處處長張權等出席了本次座談會。
科技的發展助推著人類的進步,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也日漸強大。學習機、直播課、在線學習APP,教育手段變得多樣化和智能化。光明網副總編輯張寧在致辭中表示,光明日報、光明網一直專注于研究、探討教育領域的前沿話題和關鍵問題。教育不同于工業、商業,教育是以青少年、我們的下一代為對象和主體的,所以“互聯網+”運用到教育領域時應格外慎重對待。作為一種先進的載體,學習類APP改變了傳統教輔形式,彌補了孩子因時間、空間限制而缺失的課程輔導,在解決城鄉和區域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和推動個性化教育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但是色情暴力、廣告、游戲等不良內容也頻頻出現。為此,光明網主辦本次座談會,意在聯合政府部門、智庫專家、用戶代表、行業代表、媒體代表,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下“學習類APP發展與規范”這個熱點話題,引導APP向健康正規的方向發展,共同為孩子們擎起一片網絡學習的藍天。
國務院參事湯敏在發言中肯定了互聯網對教育的推動作用,他認為利用互聯網將優質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大面積鋪開具有巨大的潛力,互聯網介入教育領域,可以讓下一代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走到世界前列。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從政府服務的角度出發,在保護好學生和家長的同時,也要保護教育類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和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座談會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教育行業專家以及來自山東、天津、北京等地的校長、老師、家長代表圍繞“學習類APP發展與規范”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會專家認為,對進校園的學習類APP應該劃定“紅線”,明確行業準入原則,讓行業在規范中健康發展。
基于以上共識,會議達成《學習類APP進校服務的行業自律倡議》。倡議細則如下:
在內容審核方面,杜絕色情暴力、網絡游戲、商業廣告及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等內容,杜絕抄作業、搞題海、公布成績排名等應試教育手段的內容。
在商業模式方面,堅決不向學生等未成年人收費或由未成年人支付相關費用。
在信息安全方面,不斷提升技術防護能力,保障用戶數據安全,尤其保障學生信息和數據安全,防止泄露學生隱私。
在探索互聯網教育的新治理模式方面,既要尊重互聯網發展的規律,也應當尊重教育的發展規律,在行業主管部門指導下,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建立學習類APP進校服務行業備案制度。
會上,一起教育科技、科大迅飛、極課大數據、懂你教育科技、多分教育科技、思駿科技等企業共同簽署了學習類APP行業自律倡議, 堅決支持和擁護《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等要求,承諾以教育價值為導向,不斷提升技術防護能力,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逐步建立學習類APP使用管理的長效機制,共筑互聯網教育新防線,共享互聯網教育新成果,共創互聯網教育新格局。